鄂州花湖机场
作为湖北省“头号工程”,鄂州花湖机场按照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万吨的要求设计。机场运行保障等级为4E级。有近70万平方米的货运转运中心、1.5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24个机位站坪。机场将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于2017年启动建设,由湖北省及鄂州市政府联合顺丰集团打造1个货运机场、1个转运中心、1个航空基地、1个航空物流产业园和1批综合配套工程的“5个1功能组团”。其中,花湖机场作为功能组团的“重头戏”,投资超320亿元,实现了1.5小时飞行圈覆盖全国90%的经济总量,24小时飞行圈覆盖世界主要城市的目标,而且作为全亚洲唯一的专业货运机场,布局构建了武汉“双机场”的发展格局,也是提升湖北省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强心针”。
二航局投资建设的顺丰航空物流产业园
货运机场是硬件,货源、科技物流、企业联盟、物流产业链是软件。物流核心枢纽的合作方顺丰集团,与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强强联合投资38亿元建设的航空物流产业园,并将规划建设、产业导入同步推进、蓄势“备货”。目前,已签约富春网营物流项目和DB精密制造项目。航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智能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加速聚集,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功能组团”内涵逐渐丰富。
二航局投资建设的光电子产业园项目
“功能组团”的完善离不开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二航人正深度参与其中。该片区在建的光电子产业园内,其投资建设的16条市政道路中5条正在铺设,2条已经竣工投用,随着通信排管等工程的推进,将连通武汉光谷促进产业转移、企业入驻,打造光电子产业走廊。同时,机场不远处其参与投资建设的燕矶长江大桥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作为鄂黄第二过江通道进一步将鄂州、黄冈和机场串联成片,扩大湖北省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区的“腹地”,推进道路相连、产业相牵、物流相聚,加速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二航局负责建设的鄂州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
由于鄂州花湖机场坐落于黄山湖和走马湖两条狭长的水系之间,从卫星图上看去,宛若“双龙戏珠”之状。随着机场动工,花马湖水系走马湖、黄山湖、花家湖原有水系陆续“断联”,为把机场建设截断的水系重新“接上”,避免汛期花马湖流域渍涝成灾,保障机场度汛无忧,水系连通工程应运而生。作为重要配套和先导工程,中交二航局花马湖二期项目的建设者通过新建闸站、退垸还湖、水系连通等工程,打造“人水和谐,城水共生”的水生态环境,提升花马湖流域防洪排涝能力,为机场建成投运保驾护航。
通过花马湖水域治理、生态修复,进一步提升片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近期、二期工程通过退垸还湖、水系连通、泵站和水闸建设,可实现机场建设占用湖泊面积的“占补平衡”,让机场区域防洪能力达到100年。
二航局投资建设的鄂州“三中心”项目
除了改善机场临近水系外,二航局投资建设的“三中心”项目的文化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及停车场等配套也已开工,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加速社会民生领域的补短板工作。“中交二航局鄂州片区在建项目群总投资逾百亿元。航空物流产业园预计综合总投资将达400亿元,将通过“投资+产业+人才”协同驱动,打造华中地区乃至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空港新城,提升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全球影响力。”中交二航局航空物流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段爱华表示。
如今,一批物流枢纽配套项目的快速推进,助推以鄂州花湖机场为核心,多式联运,覆盖航空货运网络、综合物流体系及相关配套产业体系的国际航空综合物流枢纽加速形成。同时,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构成客货运输“双枢纽”,有助于扭转湖北“不沿边、不靠海”的被动局面,为湖北支撑中部崛起、参与全球“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空中出海口”。